智慧大全网
当前位置: 首页 生活窍门

我国的基本常识100题(100道经典国学常识题,你能答对几题?)

时间:2024-07-22 作者: 小编 阅读量: 2 栏目名: 生活窍门

A、东B、西C、南D、北10、孔子弟子中擅长做生意的是谁?A、老子B、孟子C、荀子D、孔子15、“洛阳纸贵”比喻作品风行一时,广为流传,这个成语与以下哪部著作有关?A、长度B、面积C、体积D、重量23、木版年画发源于四大名镇中的哪个名镇?A、李白B、杜甫35、“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是谁咏赞项羽的名句?A、辛弃疾B、李清照36、为了孩子的学习环境而三迁居的是哪个历史故事?

100道经典国学常识题,你能答对几题?

  【100道经典国学常识题,你能答对几题?】

  01、切脉是中医独创的诊法,中医把脉时摸的是:(B)

  A、静脉 B、动脉

  02、周敦颐在《爱莲说》中把菊花形容为:(B)

  A、花之君子者 B、花之隐逸者

  03、我国古代的很多事物都有自己的雅称,请问我们常说的“润笔”指的是什么?(A)

  A、文章书画稿费

  B 、替人研磨墨汁

  C、为人作序

  04、“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是谁的名言?(B)

  A、 孔子 B 、屈原

  05、“杏林”指代的是:(B)

  A、教育界 B、医学界

  06、神话故事“夸父逐日”出自哪部书?(A)

  A、《山海经》 B、《世说新语》

  07、“顷刻间千秋事业,方寸地万里江山;三五步行遍天下,六七人百万雄兵”描写的是:(C)

  A、下棋 B、战场 C 、戏台

  08、《二十四史》是我国古代二十四史的总称,其中只有一部是完全意义上的通史,它是:(B)

  A、《汉书》 B 、《史记》 C 、《三国志》 D 、《左传》

  09、根据中国传统建筑的特点,面对大院的门口,你的左手边是什么方向?(B)

  A、 东 B、西 C、南 D 、北

   10、孔子弟子中擅长做生意的是谁?(C)

  A、子路 B、子张 C、子贡 D 、颜回

  11、元太祖铁木真是蒙古草原上的英雄,他被人们尊称为“成吉思汗”,“汗”的意思是大王,那么“成吉思汗”的意思是:(B)

  A、 天空 B 、大海 C、草原 D 、高山

  12、“塞翁失马”这一典故出自:(A)

  A、《淮南子》 B 、《庄子》

  13、中国古代最大的一部百科全书是:(A)

  A、《永乐大典》 B、《四库全书》

  14、太极拳讲究“以柔克刚,以静制动,以弱胜强”这和下面哪位思想家的观点不谋而合?(A)

  A、老子 B 、孟子 C、荀子 D、孔子

  15、“洛阳纸贵”比喻作品风行一时,广为流传,这个成语与以下哪部著作有关?(A)

  A、左思的《三都赋》 B、司马相如的《长六赋》

  C 、班固的《两都赋》 D 、张衡的《二京赋》

  16、“红娘”今指代为爱情牵线搭桥的人,请问她最早出现在哪部文学作品中?(A)

  A、 元稹的《莺莺传》 B、王实甫的《西厢记》

  17、《三国演义》中的“三英战吕布”的“三英”指的是:(B)

  A、赵云,张飞,关羽 B、刘备,关羽,张飞

  18、我们常用“社稷”来指代国家,其中“社”字代表的是:(A)

  A、 土地之神 B 、五谷之神

  19、我国古代的文人雅士都喜欢研墨挥毫,请问下面哪种是正确的研磨方法?(B)

  A、 先快后慢 B、先慢后快

   20、唐代边塞诗人王昌龄的“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中的“飞将”指的是谁?(D)

  A、张飞 B、关羽 C、卫青 D 、 李广

  21、下列民间爱情故事起源年代最早的是:(B)

  A、《白蛇传》 B、《梁山仙与祝英台》 C、《唐伯虎点秋香》

  22、度量衡是我国古代使用的计量单位,其中“衡”是指的哪个方面的标准?(D)

  A、 长度 B 、面积 C、体积 D、重量

  23、木版年画发源于四大名镇中的哪个名镇?(C)

  A、汉口镇 、景德镇 、朱仙镇 、佛山镇

  24、下列哪部著作的成书时间最长?(A)

  A、《徐霞客游记》 B、《说文解字》 C 、《天工开物》 D 、《梦溪笔谈》

  25、“疱丁解牛”形容做事得心应手,“疱丁”指的是什么?(B)

  A、一个年轻力壮的厨师 B、一个名叫“丁”的厨师

  26、“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出自:(A)

  A、《长歌行》 B 、《短歌行》

  27、下列哪个成语和“道听途说”词意更接近?(B)

  A、空穴来风 B 、三人成虎

  28、《红楼梦》的作者曹雪芹是家喻户晓的文学家,“雪芹”是他的:(C)

  A、名 B 、字 C、号

  29、下面哪句话是孔子说的?(A)

  A、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B、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30、在古代,人们将乐器分为“丝”、“竹”,分别指弹弦乐器和吹奏乐器,其中哪个是指吹奏乐器?(B)

  A、丝 B、竹

  31、“在天愿做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这句诗描写的是谁的爱情故事?(B)

  A、牛郎和织女 B、唐明皇和杨贵妃

  32、“信言不美,美言不信”体现出:(B)

  A、怀疑精神 B、辩证法思想

  33、中国人常说“五福临门”,下面哪一项是属于“五福”的?(A)

  A、品德高尚 B、子孙成群

  34、“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是谁的名句?(B)

  A、李白 B、杜甫

  35、“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是谁咏赞项羽的名句?(B)

  A、辛弃疾 B、李清照

  36、为了孩子的学习环境而三迁居的是哪个历史故事?(A)

  A、 孟母教子 B、举案齐眉 C、 岳母刺字

  37、陛下是古时对君王的尊称,其中“陛”的意思是:(A)

  A、 宫殿的台阶 B、天的别称三玉玺

  38、下面哪个剧种被称为“中国百戏之师”?(C)

  A、京剧 B、黄梅戏 C、昆曲 D、越剧

  39、我国现在存最早的兵书是:(A)

  A、《孙子兵法》 B、《孙膑兵法》

   40、唐诗“东边日出西边雨”的下一句是:(A)

  A、道是无晴还有晴

  B、也无风雨也无晴

  41、“苦心人,无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申可吞吴”描写的是谁?(B)

  A、伍子胥 B、勾践

  42、下面哪句诗的作者离开家的时间更长?(B)

  A、人归落雁后,思发在花前B、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43、《在水一方》的歌词来源于:(A)

  A、《诗经》 B、《陌上桑》 C、《楚辞》 D、《孔雀东南飞》

  44、我们现在所能看到的《兰亭序》是王羲之的真迹吗?(B)

  A、是 B、不是

  45、我国古代对于年龄有很多独特的称呼,其中满一百岁被称为:(A)

  A、期颐 B、耄耋

  46、舞狮是我国优秀的民间艺术,有南狮和北狮之分,其中狮头以刘备、关羽、张飞等三国人物的戏曲脸谱来打造的是:(A)

  A、南狮 B、北狮

  47、文人对各种植物有自己的偏爱,陶渊明喜爱菊花,北宋文豪苏东坡则说过:宁可食无肉,不可:(B)

  A、 居无松 B、居无竹 C、居无梅 D、居无菊

  48、唐朝文宗御封的“三绝”指的是李白的诗歌、张旭的草书和:(A)

  A、裴旻的剑舞 B、公孙大娘的舞蹈 D、吴道子的画

  49、天干地支纪年始于汉代,请问这种纪年是以哪一天为起点的?(C)

  A、除夕 B、正月初一 C、立春 D、春分

   50、王实甫在《西厢记》中写道:“淋漓襟袖啼红泪,比司马青衫更湿”,其中“司马青衫”指的是:(C)

  A、 司马相如 B、崔莺莺 C、白居易 D、 杜甫

  51、“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是谁的词句?(B)

  A、岳飞 B、辛弃疾

  52、“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是杜甫的名句,诗人登上了哪座山发出了这样的感慨?(B)

  A、黄山 B、泰山

  53、《齐民要术》是关于:(B)

  A、君主如何统治国家的著作 B、农业生产和农事活动的著作

  54、孔子为什么“三月不知肉滋味”?(B)

  A、读到一本好书 B、听到一段好乐曲

  55、“桃李满天下”的“桃李“指什么?(B)

  A、朋友 B、学生

  56、《康熙字典》成书于哪个朝代?(B)

  A、秦朝 B、清朝

  57、风筝最初是用来做什么的?(A)

  A、通报消息 B、娱乐健身

  58、“鼎”的最初用途是:(C)

  A、祭祀用礼器 B、地位象征物 C、烹煮器具

  59、如果你想到图书馆借阅寓言性质的书,在下列书籍中应优先选择哪一本?(C)

  A、《史记》 B、《论语》 C、《庄子》

   60、“三更半夜”中的“三更”指的是几点?(B)

  A、21点至23点 B、23点至凌晨1点 C、凌晨1点至3点

  61、明朝永乐年间,从西洋归来的郑和船队带回了一只西方异域兽“麒麟”,就是现在我们所知的:(D)

  A、狮子 B、金钱豹 C、河马 D、长颈鹿

  62、下列古代名曲哪一首是琵琶曲?(A)

  A、十面埋伏 B、高山流水

  63、“老吾老以及人之老”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这句话是谁最早提出的?(B)

  A、孔子 B、 孟子

  64、成语“咫尺天涯”中“咫”、“尺”都是古代计量单位,其中“咫”和“尺”哪个更长?(B)

  A、咫 B、 尺

  65、草书、行书、楷书、隶书四种字体当中哪一种是其余三种的起源?(D)

  A、草书 B、行书 C、楷书 D、隶书

  66、吃年糕的习俗与下列哪位历史人物有关?(A)

  A、 伍子胥 B、范蠡 C、 屈原

  67、“大材小用古所叹,管仲、萧何实流亚”是陆游的一句名诗,其中“大材小用”形容的是下面哪位人物?(B)

  A、韩愈 B、辛弃疾 C、庞统 D、 宋玉

  68、甲骨文最早是在哪种物品上发现的?(B)

  A、青铜器 B、药材 C、墓碑 D、竹筒

  69、下列哪个成语典故说的是吕不讳的故事?(A)

  A、一字千金 B、一诺千金 C、一饭千金 D、一掷千金

   70、以下哪个字不含“黑色”的意思?(D)

  A、玄 B、皂 C、青 D、苍

  71、下面四句话中,意义与其它三句不同的是:(D)

  A、合抱之木生于毫末 B、九层之台起于累土

  C、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D、一日之行在于清晨

  72、《三国演义》中有关羽“单刀赴会”的故事,历史上也确有“单刀赴会”一事,赴会的是:(D)

  A、赵云 B、张飞 C、周瑜 D、鲁肃

  73、以下哪位女性的名字被用来命名外太空环形山?(D)

  A、班昭 B、蔡文姬 C、王昭君 D、李清照

  74、小王模仿古人填了一首词,写完后发现正文刚好100字,请问他用的是哪种词牌?(C)

  A、满庭芳 B、雨霖铃 C、念奴娇 D、水龙吟

  75、以下几位历史人物谁在家排行老大?(C)

  A、孔子 B、诸葛亮 C、班固 D、程顾

  76、“双簧”是我们一门独特的曲艺艺术,它得名于:(A)

  A、初演的两个人都姓黄 B、表演者使用的乐器叫做簧

  C、表演者巧舌如簧

  77、在白族姑娘的头饰上,蕴含着一个完美熟悉的词语,它就是:(B)

  A、阴晴圆缺 B、风花雪月 C、梅兰竹菊 D、春夏秋冬

  78、我国很早就有了穿木屐的相关史书记载,下面的鞋就是东晋时谢灵运发生的“谢公屐”,它当时的用途是:(C)

  A、舞鞋 B、上朝穿的朝鞋 C、登山鞋

  79、“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是谁的名句?(B)

  A、苏轼;B、陶渊明

   80、曹植七步成诗,相传历史上还有一位三步就能成诗的人,他是:(B)

  A、王安石; B、寇准

  81、《论语》中认为“为仁之本”的是:(B)

  A、忠义; B、孝悌

  82、“七月流火,九月授衣”,其中“七月流火”指的是:(B)

  A、天气炎热似火;B、天气渐渐转凉;C、流星异常出现。

  83、“实事求是”一词出自哪部典籍?(D)

  A、《左传》;B、《战国策》;C、《史记》;D、《汉书》。

  84、“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出自谁的作品?(C)

  A、陆游;B、岳飞;C、辛弃疾;D、李清照。

  85、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将全国文字统一成了下面哪一种?(B)

  A、楷书;B、小篆;C、鸟虫文;D、行书。

  86、“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苏东坡借这首词表达了对谁的思念之情?(B)

  A、妻子; B、兄弟; C、朋友; D、父亲。

  87、宣纸得名于它的:(C)

  A、用途; B、材质; C、产地; D、使用人群。

  88、下面哪个是农历五月的别称?(C)

  A、杏月; B、桃月 C、榴月 D、荷月。

  89、下列诗词名句出自男子之笔的是:(C)

  A、看朱成碧思纷纷,憔悴支离 为忆君;

  B、北风历兮肃冷冷,胡笳动兮边马鸣;

  C、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

  D、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

   90古代有很多姓氏都来源于官职,司马的职能是什么?(B)

  A、农耕; B、军政; C、养马; D、水利。

  91、旗袍是具有中国特色的女性服饰。旗袍是:(A)

  A、左襟压右襟; B、右襟压左襟。

  92、《三国演义》中刘备见到诸葛亮家悬挂了一幅对联,写的是:(A)

  A、淡泊以明志,宁静而致远;B、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93、清代的“八大山人”指的是:(A)

  A、一位画家; B、八位画家。

  94、下列植物中,不应当出现在《岁寒三友图》中的是:(A)

  A、菊; B、梅; C、竹。

  95、古琴最初只有五根弦,代表着金、木、水、火、土。后来又增加了两根弦,这两根弦代表:(D)

  A、天、地; B、南、北; C、阴、阳; D、文、武。

  96、下面哪个诗句描写的不是古琴?(B)

  A、欲把心事付瑶琴; B、一弦一柱思华年;

  C、为我一挥手,如听万壑松; D、寒苦不忍言,为君奏丝桐。

  97、“楚河”和“汉界”在今天的哪个省?(B)

  A、湖北; B河南; C河北; D湖南。

  98、个成语典故和棋文化有关?(C)

  A势如破竹; B出奇制胜; C专心致志; D渭分明。

  99、峻丽,骨力劲健”形容的是历史上哪位书法家的字?(C)

  A王羲之; B颜真卿; C柳公权; D吴道子。

  100、存最早用纸作画的作品是:(C)

  A、清明上河图

  B、洛神赋图

  C、五牛图

  D、历代帝王图

人民日报100道传统文化常识题

1. 人民日报100文化常识及答案
人民日报100文化常识及答案 1.新闻文体常识
一、新闻的定义: 新闻是用概括性的叙述方式,简明扼要的文字,迅速及时地报道国内外具有新闻价值的新近发生的事实的一种新闻文体。

二、新闻的结构:1.标题2.导语(副标题):是一句话或一段话,是新闻当中最有价值最核心的事实概括3.主体:是对导语的展开补充4.背景:是新闻的历史情况和坏境条件5.结语:是最后一句话或一段话,具有启发与激励性的语言三、需要注意事项:①精心拟定标题。标题要能准确地反映消息报道的主要事实和中心意思,给人以启示。

标题要力求简洁、概括、凝炼,以精炼的文字概括消息的主要内容和观点,使人一目了然。②导语明确。

要用一句话或一段话写出消息的主要事实,一般告诉读者什么时间、什么地点、什么人(单位)、什么事以及事情的经过或结果。③主体部分要具体充实,用事实说话,不能虚构或夸张。

消息的记叙不要求详尽地展开事件的情节或细节,只是简明扼要、精炼概括地记叙事实的轮廓和梗概。主体部分还必须注意条理清楚、层次分明、内容充实、生动形象。

④有时可根据情况省略导语或背景或结语。
2.中国传统节日问答题选择题及答案
春节、元宵 一 、选择题1.春节历史悠久,起源于 A夏朝 B商朝 C周朝 D春秋2.以下哪个少数民族不过春节 A *** B藏族 C 彝族 D苗族3.自汉朝的哪个皇帝开始以夏年(农历)正月初一为“岁首”(即“年”),年节的日期由此固定下来,延续至今。

A汉高祖 B汉元帝 C汉武帝 D汉景帝4.中国人民过春节有多少年的历史?A4500年 B4000年 C3500年 D 3000年5.春节有很多别称,下列选项不是春节的别称的是 A岁日 B元日 C正旦 D元首6.第一届春节联欢晚会是在那一年举办的?A1982年 B1983年 C1984年 D1985年7新旧年交替的时刻一般为夜半时分,除夕守岁是最重要的年俗活动之一。守岁之俗由来已久,这一习俗源于 A 春秋 B汉朝 C唐朝 D宋朝8.我国废除农历,采用阳历是在什么时候?A1912年 B1937年 C1949年 D1951年9.下列选项不是元宵节的习俗的是 A吃元宵 B赏花灯 C舞龙、舞狮 D贴窗花10.元宵节最早可追溯到 A秦朝 B西汉 C东汉 D三国11.元宵节的兴起与哪个宗教有关?A道教 B *** 教 C基督教 D佛教12.元宵节又被称为 A上元节 B中元节 C下元节 D灯谜节13. 下列传说与元宵节无关的是 A 东方朔与元宵姑娘 B汉文帝纪念平吕 C点彩灯 D敖年守岁14.猜灯谜是元宵节的一项重要习俗,猜灯谜源于 A周朝 B春秋战国 C秦朝 D汉朝15.元宵是元宵节必不可少的食物,元宵流行于 A唐朝 B五代十国 C宋朝 D元朝 答案1-5BACDA 6-10CDABD 11-15DADCC 清明1.下列哪项描绘的不是清明 A.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B. 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C. 试上吴门窥郡郭,清明几处有新烟。

D.远上寒山十近斜,白云深处有人家2.扫墓活动通常是清明的什么时候 A前十五天 B.前二十天 C. 前十天或后十天 D.前五天3.以下不属于清明的风俗的是 A.扫墓 B.踏青 C. 门旁插柳和戴柳枝帽 D.种花4. 下列传统节日中,哪个来源于二十四节气。A.元宵节 B.中秋节 C.端午节 D.清明节5.中国有多少个名族过清明节 A15 B.50 C.25 D.306.以下不是清明节的别称的是 A 鬼节 B扫坟节 C冥节 D中元节7下列说法与清明不符的是 A 清明前后,点瓜种豆 B忽如一夜春风来 C 植树造林,莫过清明 D.清明时节雨纷纷8.清明节不吃的是 A青团子 B馓子 C粽子 D粥9.清明是农历(A) A4三月初三 B三月初四 C三月初五 D三月初六10. 古代寒食节的传统食品没有 A糯米酪、B麦酪、C杏仁酪扬 D汤圆 答案DDDDC DBCAD 七夕1.七夕传说与下列哪对人物有关: A 后翌、嫦娥B 梁山伯、祝英台 C 牛郎、织女D 周杰伦、侯佩岑2.以下哪种物品与七夕节风俗有关?A巧果,花瓜,双七水,拜仙禾 B 抄手,柳木,冷食,角黍 C 香囊,菊花,花糕,桂浆3.下列不是七夕节的别称的是 A.女儿节 B七月七 C.乞巧节 情人节4.下列哪项描绘的不是七夕 A. 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 B. 两情若是长久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C. 木兰桨子藕花乡,唱罢厅红晚气凉。

D.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5. "乞巧果子"是七夕节的传统祭品和美点,它的原料没有 A.面 B枣 C.糖和蜜 D芝麻6. 2010年6月至7月,人民日报陆续刊发了知名作家陈建功、梅洁、王剑冰赞美郧西瑰丽山水和“七夕”文化的美文,它们分别是:A. 《好山好水好安家》、《天河》、《五龙河神韵》B. 《好山好水好安家》、《白发上津城》、《天河》C. 《白发上津城》、《五龙河神韵》、《天河在郧西》7.七夕节,中国人通常吃什么 A,蒿饼 B.巧果 C.汤圆 D.竹茼反 关于七夕的诗句,七月七日长生殿,-------- A夜深无人私语时 B 相逢何必曾相识 C夜半无人私语时 D相见时难别亦难 答案CADDB CBC。
3.中华传统文化知识征答卷答案
1.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2.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

3.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下可运于掌.

4.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5.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6.公元前104年,司马迁开始动笔写作(<;史记>;).全书分为("本纪","世家","列传","表","书")五大部分,记载了(3000)年的历史,共(130)卷,(526500)字.

7.清明上河图是北宋风俗画的代表,作者(张择端).它描绘北宋都城汴京(清明)时节汴京河两岸的风光,生动的记录了中国(12)世纪城市生活的面貌,这在我国乃至世界绘画史上都是独一无二的.

8.与万里长城、埃及金字塔、印度佛加大佛塔并称为世界最宏伟的四大古代工程之一的京杭大运河贯穿(河北、山东、江苏和浙江)四省,全长约(1700)公里,支开找到现在已有(2500多)年的历史,是世界上开凿最早、航线最长、工程最大的人工运河。

9.中华传统文化: 中国的传统文化就是文明演化而汇集成的一种反映民族特质和风貌的民族文化,是民族历史上各种思想文化、观念形态的总体表征。中国传统文化以儒家为内核,还有道教、佛教等文化形态。

10二十四节气是根据太阳在黄道(即地球绕太阳公转的轨道)上的位置来划分的。有价值,二十四节气是我国劳动人民独创的文化遗产,它能反应季节的变化,指导农事活动,影响着千家万户的衣食住行。

11.敦煌壁画:标志:飞天。特点:从造型上说.俗人形象富于生活气息,时代特点也表现得更鲜明;而神灵形象则变化较少,想象和夸张成分较多。从手法上说,敦煌壁画继承了传统绘画的变形手法,巧妙地塑造了各种各样的人物、动物和植物形象。

12.同意,因为长城在今天已经失去了它本身的守卫意义,而都江堰却仍然在为天府之国输送清泉。从现实意义上来说同意。

清晨绿色的阳光透过温柔的叶子洒向大地,年轮中曾经青涩的时光向未来讲述着美丽的传说。2008,一个再普通不过的数字,但是,一提到它,会让多少中国人热血沸腾!一个数字怎么会有如此大的魔力?答案是简单而神圣的,在这一年里,北京将举办第29届奥林匹克运动会,那时,世界的目光将齐聚北京,而北京,也将以主人的身份,展现她最美丽的风采!

2008,北京的奥运将是一届绿色的奥运、科技的奥运、人文的奥运。

然而,要实现这一目标,我们要做的事情还很多。作为一名中国的小学生,我们有责任,也更有义务积极地为奥运做准备,中国是礼仪之邦,我们一定从自身做起,作推行礼仪的典范。

礼仪是无处不在的,它可以表现出一个人的道德修养,可以增进人与人之间的友谊,它的作用太多了。

那么怎样才能使小学生礼仪洋溢在美丽的校园呢?首先我们小学生要着装得体,即体现出新世纪学生篷勃向上的风采,又要符合学生身份。 每天的升旗仪式,最为庄严。这凝聚了文明与热血的国旗,在礼仪的包围中会更显得鲜艳。此时此刻,国旗下的我们要严肃认真、精神饱满、高唱国歌。其次,课堂礼仪直接关系着一个班的荣誉与凝聚力,体现这个班的班风班貌。上课时认真听讲,不要有小动作,举手回答问题。再次,校园礼仪体现的是一个学校的文明程度。不随地吐痰、不乱扔纸屑,上下楼梯一律右行,见到老师和客人要用普通话主动问好,服从老师管理;讲文明、讲卫生,爱护花草树木, *** 越绿化带;得到帮助,应主动诚恳地说谢谢;互相理解、宽以待人,同学之间如果有矛盾,多进行自我反省,多说对不起;培养协作精神,使班级更团结、同学间的友谊更深厚。

在这全中国都在迎奥运的时刻,我们将挑起传承礼仪的使命,无愧于未来,无愧这培育我们的美丽校园。为迎接2008北京奥运做一个文明礼仪的好学生!

有关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小知识?

国庆 10.1

生活小常识 100字

正常的生物钟,愉快的心情,开阔的心胸,规则的运动,合理的饮食。